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招商宏观高明】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中央财经委第11次会议与中央政治局4月29日会议导读

【招商宏观高明】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中央财经委第11次会议与中央政治局4月29日会议导读

作者:微信公众号【轩言全球宏观】/ 发布时间:2022-04-3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宏观高明】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中央财经委第11次会议与中央政治局4月29日会议导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报告发布日期:2022-04-29 核心观点: 4月26日,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召开,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时要“加强评估督导,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直接回答了疫情防控、稳住经济、管控风险(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平台经济)、改革开放、工作作风等方面关键问题,明确提出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目标。 一、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有4个亮点: 1. 疫情防控两分法,矛盾主次出现了变化:首先是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终落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稳住经济七举措,第2和第7条相对更重要:1.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2.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3.全力扩大国内需求。4.市场主体纾困。5.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春耕备耕。6.民生和就业。7.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3. 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基础之上,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平台经济健康发展:1.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2.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3.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4. 工作作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 二、4月26日中央财经委第11次会议,重点是基建投资和“有问题及时纠偏” 1.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1.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2.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4.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5.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2. 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领导:1.统筹发展和安全。2.各地区各部门要准确领会中央财经委决策部署精神,共同推动决策部署落实落好。要加强评估督导,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增强贯彻落实的有效性,以实践结果评价各方面贯彻落实成效。3. 要引导好市场预期,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稳定市场信心。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 2022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与以往分部门部署工作不同,这次会议直接回答了疫情防控、稳住经济、管控风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 疫情防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稳住经济: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 (2)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3)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4)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5)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6)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7)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管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1)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2)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 (3)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改革开放: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1)改革: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2)开放: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 人才发展: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1)坚持重点布局、梯次推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要坚持高标准,努力打造成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2)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把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放在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持培养上,为他们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和保障。 (3)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各级党委(党组)要强化主体责任,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统筹推进人才工作重大举措落地生效,积极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排忧解难,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二、4月26日中央财经委第11次会议 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一批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气管网。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进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 2. 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推进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铁路网,发展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推动建设城市综合道路交通体系,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设施建设,加强智能道路、智能电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 4.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5. 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重视政治引领、纲举目张,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视科学制定战略策略,重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重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重视狠抓落实。 1. 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有切实管用的应对预案及具体可操作的举措。 2. 各地区各部门要准确领会中央财经委决策部署精神,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共同推动决策部署落实落好。加强评估督导,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增强贯彻落实的有效性,以实践结果评价各方面贯彻落实成效。 3. 引导好市场预期: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稳定市场信心。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