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金工】信息技术产业升级,硬核科技任重道远

【国君金工】信息技术产业升级,硬核科技任重道远

作者:微信公众号【Allin君行】/ 发布时间:2022-04-2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金工】信息技术产业升级,硬核科技任重道远》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陈奥林 从业证书编号 S0880516100001 杨 能 从业证书编号 S0880519080008 嘉实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于2022年5月9日发行,是科创板首批行业主题ETF。本篇报告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节,介绍科创板“硬科技”属性和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升级之路;第二部分包括第3-4章节,介绍科创信息指数的特征和比较优势;第三部分包括第5章节,介绍嘉实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以及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的相关信息。 01.攻关硬核科技, 试验田优势凸显 1.1 “硬科技”乃国之重器 ● 过去我国企业热衷于通过海外并购等方式购买海外科技,以弥补技术上的劣势,这一现象在2016年达到了顶峰。近几年来,受制于美国政府对中国在半导体、5G、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的封锁限制,通过海外投资获取科技愈发困难。2021年我国海外并购中TMT领域交易金额为154.0亿美元,同比下降16%,延续逐年下降趋势。 比较中美科技实力,我国企业在技术领域,特别是基础技术上仍大幅落后于美国,导致国内企业对美国技术存在多级供应链的依赖。以半导体行业为例,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2021年美国公司占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高达39%,远高于中国(6%)。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高科技不再能轻易“舶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信息技术高端领域自主产业链的需求十分迫切。 1.2 科创板:“硬科技”的试验田 ● 2019年6月设立的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板制度上相比于主板市场,在企业上市退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科创板设立以来,证监会先后对重大资产重组、再融资等出台规定,提高科创板并购和融资效率。2022年1月,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征求意见稿)公布,有望提高科创板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促进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科创板从制度上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更加关注企业科创属性,为早期成长型科技公司融资提供便利;退市制度相对完善,市场化机制运行更加高效。科创板为保证新股成功发行,参与配售的投资机构可优先获得股份,无需参与新股申购。科创板对股权激励限制相对较少,允许公司上市前制定期权计划,并带到上市之后实施。 科创板对标美股纳斯达克市场,将成为培养中国顶尖科创企业的沃土。从美股发展经验上看,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占比逐渐提高,股票市值向信息技术类行业转移,2022年占比达到35.08%。相比之下,2022年A股市场信息技术类行业市值占比仅6%,未来有较大上升空间。 02.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升级, “硬科技”任重道远 2.1 政策路线: 加快布局,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由《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提出,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包括六个方面: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2015年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战略布局,全国人大、深改委、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出台多项文件和政策,促进集成电路、软件、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并向制造业渗透融合发展。 除政策支持以外,我国于2014年9月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大基金)。随后又于2019年10月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注册资金逾2000亿,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2022年一季度国芯科技、深南电路、沪硅产业、拓荆科技等4支股票新进入国家大基金持股名单,对相关领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补足信息技术基础技术短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概念由工信部在十二五期间首次提出,建立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色的中小企业,其中的佼佼者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具备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的特点。在美国对我国信息科技领域持续封锁之下,专精特新小巨人将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2019年6月以来,工信部先后公布三批“专精特新”企业名单,目前共有312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从A股板块分布上看,“专精特新”企业集中于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涵盖151支和119支股票。从板块内部股票比例上看,科创板股票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最高,达到29.38%。 2.2 信息技术重点产业国产化势在必行 ● 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端已经有一定积累,但在基础技术、基础软件等方面上仍大幅落后于美国。目前美国政府对中国在半导体、5G、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依旧保持严格的封锁限制,并且对中国的需要的关键物项或技术进行出口管制,通过一系列“遏制战略”延缓中国的科技发展。例如,2018年以来华为和中兴被禁止从美国采购零部件以及开展业务;2020年6月,国内部分科研院所被禁止使用Matlab,一时间很难找到等效替代品。在这些领域的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上一旦受到“卡脖子”式制裁,将对我国相关领域发展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我国推进信息技术战略升级的核心诉求,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上解决美国卡脖子的问题。 解决美国卡脖子的问题,重点产业国产化势在必行,包括芯片国产化和软件国产化。目前芯片和软件产业国产化持续推进,在应用端已有一定的国产化经验,但在基础技术上还存在发展瓶颈。 2.2.1 芯片国产化 芯片在信息技术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目前芯片国产化进程方兴未艾。芯片制造过程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光刻机,高端光刻机对于高端芯片制造至关重要,但光刻机不是芯片国产化的唯一目标,在美国技术封锁的环境下,推进芯片国产化需要打造完整的国产化半导体产业链。 芯片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端的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制造,中游芯片制造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下游芯片应用端包括汽车、计算机、制造业等。目前中国在高端芯片设计领域已出现优秀企业,芯片制造和封测领域出现了一些龙头公司,芯片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整体国产化进程逐步推进。但芯片制造中的基础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以芯片设计基础工具EDA为例,EDA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验证等流程,经过50年的发展,EDA工具已经从辅助性技术成为了芯片产业的核心支柱技术之一。国际市场上EDA供应主要由Synopsys、Cadence和Mentor Graphics垄断,目前中国市场EDA自给率不到10%,基础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2.2.2 软件国产化 如前文所述,美国对国内部分科研院所实施Matlab禁令,影响科研工作正常开展。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迎来技术红利。软件国产化也并非针对某几个的国产替代,而是需要构建完整的国产化软件体系。计算机软件包括底层和应用层两个层次,底层包括编译器和操作系统,应用层包括各类基础软件以及云平台、数据库等。目前我国在应用层的其他软件国产化上已经积累了一批优质软件和发展经验,以云上贵州为代表的国内云平台和数据库也逐渐跻身世界前列,但在各领域基础软件和计算机底层软件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 基础软件以及计算机底层软件的研发需要长期资金支持和技术积累,存在复杂性、持久性和路径依赖的问题:其一,功能复杂,基础软件作为各领域研究开发基础工具,需要满足领域相关的各项功能,例如Matlab中包含的信号处理工具包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广泛;其二,研发持久性,各领域实际需求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也在逐渐增加,基础软件需要不断地迭代更新以满足下游产业实际需求,需要长期持续研发投入;其三,路径依赖性,率先发行的基础软件在市场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下游产业应用者和后续研究者都以最先发行的基础软件为蓝本,路径依赖问题使新的同质基础软件不易被市场广泛接受。 以编译器为例,通俗地讲编译器是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程序,编译器工作效率直接影响计算机响应和处理的速度。我国虽然早在90年代末就推出国产红旗操作系统,但在2020年以前我国在编译器上几乎完全依赖于国外。近几年来华为相继推出基于移动端的方舟编译器和基于服务器端的毕昇编译器,为我国编译器领域国产化打下基础。 2.3 政策路线:加快布局,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 总而言之,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升级的道路上具有大量政策支持和配套基金提供资金帮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诉求是解决美国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卡脖子的问题,因此需要培育国产化信息技术产业链。在信息技术重点领域中,芯片和软件存在较为明显的国产替代化趋势,我国在这些领域的下游应用端已经积累一定经验,在基础技术上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在信息技术产业大发展的过程中,拥有创新技术的企业可以享受到技术红利。 03. 科创信息指数: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3.1 指数编制方法及权重股 ● 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000682,简称科创信息)于2021年8月16日发布。指数从科创板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科创信息指数成分股分布权重相对均衡,指数走势不绑定几个高权重成分股,受益于指数编制时设置样本权重不超过10%。指数成分股中权重最高的是中芯国际(10.02%),前10大成分股权重占比合计54.59%。这些股票分属半导体、计算机应用、专用设备等细分行业,创新技术能力突出,具有较高的长期配置价值。 3.2 电子和计算机行业主导, 市值集中于中小盘 ● 科创信息指数行业分布集中于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板块行业,符合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定位。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指数行业市值占比最高的是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占比分别达到65.46%、15.70%,合计占比81.16%。相比于科创板股票的行业分布,科创信息指数大幅提高了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比重,并减少医药生物和电气设备等行业的比重,在行业配置上更加有针对性。 科创信息指数成分股总市值集中于200亿以下,整体上偏向中小盘。相比于科创板而言,科创信息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在100亿以上的比例均高于科创板整体,表明指数成分股偏向科创板内部市值较高的股票。 科创信息指数成分股日成交额分布情况相比于科创板而言,在5000万-5亿区间的比例更高,在5000万以下的比例更低,表明指数成分股成交活跃、流动性高于科创板整体水平。 3.3 指数成长能力突出,盈利能力相对稳健 ● 从成长能力上看,截至2022年4月22日,科创信息指数一致预测净利润两年复合增长率47.69%,高于Wind全A指数(22.37%)。从成长能力的分布上看,科创信息指数相比于科创板和全市场股票而言,过去1年净利润增长率大于50%的比例更高,指数历史成长能力相对更强;一致预测净利润两年复合增长率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从一致预测覆盖率上看或存在一定的幸存者偏差。此外,科创信息指数一致预测净利润覆盖率更高,市场对指数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更加准确。 从盈利能力上看,截至2022年4月22日,科创信息指数的EPS(TTM)为0.4418元,低于Wind全A指数(0.6075元),盈利能力略低于市场平均。指数成分股中EPS大于1元/股的比例高于科创板和市场全部个股,表明指数整体上盈利能力相对稳健。 3.4 研发支出占比高,研发强度领先 ● 科创信息指数成分股研发支出高于科创板和全市场平均,研发强度相对更高。根据已发布的2021年年报数据,从研发支出总量上看,科创信息指数研发支出的平均值和中位数达到3.50亿和1.52亿,均高于科创板和全市场,2021年研发支出最高达到41.21亿。从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上看,科创信息指数整体上研发支出比例也高于科创板和全市场,指数研发支出比例大于10%的比例为66%,相比之下科创板和全市场研发支出占比大多集中于10%以内。 从指数成分股中研发支出总额和占比最高的公司上看,除国盾量子属于通信行业以外,其余在列公司均属于电子或计算机行业,行业本身发展模式决定了公司需要相对较高的研发投入,因而其研发强度相对于市场更高。指数成分股中研发支出占比最高达到157.51%,研发支出已经超过当年营业收入,体现出较高的研发强度。 3.5 指数估值大幅下降 ● 从市盈率(TTM)和市净率估值上看,指数自2021年8月16日发布以来,估值水平呈现持续下行趋势,目前市盈率(TTM)估值为46.26倍市净率估值水平为4.22倍,与指数发布时的估值水平已有较大幅度下降。从估值变化过程上看,指数PE(TTM)和PS(TTM)在2021年9月-11月保持相对平稳,在2021年12月以来持续大幅下降;PB在2021年12月短暂回升之后也持续下行。 从PE(TTM)估值变化上看,科创信息指数与Wind全A指数市盈率变化并不绑定,2021年11月以来Wind全A指数市盈率的三轮反弹过程均未在科创信息指数上体现,表明科创信息指数估值下降不完全由BETA风险主导。从科创信息指数高权重行业PE(TTM)走势上看,电子、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行业市盈率在2021年12月之后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格局。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同属TMT板块,TMT板块内部具有上下游关系,每一轮科技周期中,景气度会从上游的设备端(通信、电子)逐步扩散至下游的应用端(计算机、传媒)。当前半导体产业景气度持续上行,电子和计算机行业有望受益行业景气上行。 3.6 公募基金和北上资金持仓比例上升 ● 公募基金和北上资金持仓比例逐渐上升,科创信息指数成分股逐渐受到重视。从公募基金持仓上看,2020年以来,科创信息指数成分股机构持仓占总股本比例中枢逐渐上行,目前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数达到6.30%。从北上资金持仓上看,2021年以前北上资金尚未对指数成分股持仓,2021年2月以来北上资金持仓比例逐渐上升;目前北上资金共持有19支成分股,持股比例中位数维持在1.5%左右。 04. 科创信息指数: 与同类指数对比 4.1 成分股筛选: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 ● 科创信息指数定位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筛选科创板市场中市值较大的公司,但和全市场其他公司相比其成分股市值仍然集中于中小盘。市场中同类指数包括科创50、科创创业50、创成长和科技100等。从指数的标的市场上看,市场类型包括科创板、创业板和原中小板,从市值上偏向中小盘。从指数样本筛选条件上看,只有科创信息和科技100以创新和科技为标准进行筛选,体现指数的科技属性;创成长强调个股成长能力和动量效应,科创50和科创创业50关注市值、流动等市场属性,并未对成分股科技属性进行筛选。 从以科创板指数成分股重合度上看,科创50和科创信息指数中有25支股票相同,科创创业50和科创信息指数中仅有14支股票相同,指数成分股存在较大差异。 4.2 指数走势:在科创板指数中领先 ● 科创信息指数走势上相对于以科创板为标的的其他指数有一定优势,相对于以创业板和原中小盘标的的指数具有较大幅度劣势。我们以科创信息指数基日为起点,将科创信息指数和同类指数的相对走势绘制在下图。截至2022年4月22日,科创信息指数收盘价为981.95点。从指数相对走势上看,科创信息指数自基日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区间里超过科创50和科创创业50,体现出在科创板中选股的相对优势;科创信息指数走势持续低于创成长和科技100,体现出科创板指数相对于创业板和原中小盘指数的相对劣势。 从日均成交额上看,科创信息指数相对于其他4个指数具有明显流动性劣势,也明显低于同属科创板的科创50指数,表明科创信息指数在市场接受程度上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3 市值和行业分布: 小盘比例更高,更加聚焦信息技术行业 ● 科创信息指数相比于同类指数,在市值分布上更加集中于中小市值股票。科创信息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200亿以下的比例为64%,高于科创50(38%)、科创创业50(2%),创成长(46%)和科技100(38%)。2021年以来,小盘风格持续强势,相比于其他指数而言科创信息指数未来更有希望持续受益。 科创信息指数以及同类指数的行业分布整体上集中于电子、电气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这与科创板和创业板本身的属性有关。在这几个行业中,科创信息指数中电子、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行业的比例超过其余指数,在电气设备和医药生物行业上的比例低于其他指数,体现出科创信息指数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的筛选。 4.4 盈利与估值分析: 估值与预期增长和同类指数基本持平 ● 科创信息指数估值处于0%历史分位数,仍略高于其他指数;科创信息指数预期利润增长率低于创成长指数,与其他指数基本持平。从估值水平截面上看,截至2022年4月22日,科创信息指数PE(TTM)略高于其他同类指数,表明市场对科创信息指数的认可程度仍然较高;PB和PS(TTM)估值水平与其他指数基本持平,科创信息指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时间序列上看,自科创信息指数基日(2019-12-31)以来,目前五个指数的PE(TTM)、PB和PS(TTM)估值历史分位数均处于底部,其中科创信息、科创50和科创创业5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0%分位数,指数投资成本不断降低。 从未来估值水平上看,科创信息指数预测PE估值水平高于其他指数,表明市场对科创信息指数仍保有一定信心;五个指数预测PEG均小于1,未来估值上存在一定的成长空间。从预期增长能力上看,截至2022年4月22日,科创信息指数一致预测净利润增速为78.6%,一致预测净利润两年复合增长率为47.7%,与科创50、科创创业50指数增长能力基本持平,高于科技100指数,低于创成长指数。 05. 嘉实上证科创板 新一代信息技术ETF介绍 5.1 产品信息介绍 ● 嘉实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588103)的跟踪标的是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科创信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升级背景下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产品进行被动式指数化投资,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2%,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2%。产品的管理费率为0.5%,托管费率0.1%。 5.2 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介绍 ● 嘉实科创信息ETF的基金管理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1999年3月25日成立,是中国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是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获得首批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QDII和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等资格。2019年4月、2020年4月、2021年9月,嘉实基金获得《中国证券报》2018、2019、2020年度“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2019年4月,嘉实基金获得《上海证券报》第十六届金基金奖“TOP基金公司”。嘉实基金目前在管ETF产品及其联接产品57支,管理规模达到459.50亿元。 基金经理张钟玉女士曾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数量分析师、基金经理,2015年起担任基金经理,至今有超过7年的产品管理经验。2021年9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投资部。2022年1月25日至今任嘉实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LOF)基金经理、2022年1月25日至今任嘉实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 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月27日至今任嘉实中关村A股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月27日至今任嘉实中证金融地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月27日至今任嘉实中证金融地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4月13日至今任嘉实上海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06.总结 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高科技不再能轻易“舶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信息技术高端领域自主产业链的需求十分迫切。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诉求是解决美国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卡脖子的问题,需要培育国产化信息技术产业链。在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升级的过程中,拥有创新核心技术的企业可以享受到技术红利。 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分布上高度集中于电子和计算机行业,市值分布上偏向中小盘。科创信息指数研发强度领先市场,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公募基金和北上资金持仓比例稳步提升。相比于同类指数,科创信息指数在成分股筛选上更加突出信息技术属性,指数历史走势领先于科创50、科创创业50等科创板相关指数。 嘉实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跟踪标的是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基金管理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被动投资领域深耕多年,基金经理张钟玉女士具有丰富指数型产品管理经验。总体而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升级背景下,嘉实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07.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变化风险:宏观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政策与市场风格变化。 大盘下跌风险:由于嘉实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ETF为股票型基金,因此若大盘出现大幅下跌,该产品可能出现回撤。 特别声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