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摘自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2年4月25日的报告《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 ——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总量视角:22Q1在海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上证和创业板指数自年初以来(截止4/22)分别下跌了15%和31%,各类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净值下跌幅度中位数在20%-25%之间,跌幅逼近2011年和2018整年跌幅。公募基金整体仓位在连续3个季度上行后首次回落,但是降仓幅度有限(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整体仓位分别回落至88.5%、84.8%和68.7%,降幅仅为0.1、1.7、2.2个百分点)。 22Q1公募基金增量资金有限:1)“无主线”+“大波动”的市场行情使得基金赚钱效应减弱,主动基金市场发行降至冰点:22Q1新基金发行955亿份,相比21Q4(1505亿份)继续回落。2)封闭式基金22Q1到期大量赎回,今年4-7月将再度迎来封闭式基金打开的小高峰:22Q1共有56只封闭基金到期,基金份额从21Q4的1930万份下降到22Q1的1430万份,总体份额减少500万份,份额变动幅度的中位数高达-32%。后续来看,4-7月封闭式基金将再迎来一个打开小高峰,该部分基金股票投资规模合计近1110亿元。 A股和港股一季度以来市场大幅调整,也带动了公募基金持仓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且从历史经验来看向低估值迁移仍有空间: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重仓股PE(TTM)小于0和50倍以上金额占比从21Q4的57.4%下降至22Q1的38.5%;PB(LF)5倍以上金额占比从21Q4的76.0%下降至22Q1的63.8%。这两个指标均未触碰到历史最低值,约处于历史中间水平。 板块配置:基金内部的风格和行业持仓的变动显著落后于整体市场,可见公募并非本轮A股调整的主力资金。 加仓双创、减仓主板:主板的配置系数从21Q4的0.87小幅回落至22Q1的0.86,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配置系数从21Q4的1.70和1.63分别上升至22Q1的1.74和1.90。其中成长性行业主要加仓的是电力设备、军工和半导体,持仓占比分别为18.4%、3.6%和7%,配置系数分别为2.26、1.44和2.75倍;而这三个行业年初至4月22日的跌幅均超过30%,在所有行业中处于垫底状态。同时电力设备持仓创自2010年以来新高,且又要逼近所有行业历史上的配置天花板临界点(20%)。 上游周期的低估值板块并非全部被加仓,而是有所分化:大幅加仓有色金属和煤炭,而同样有低估值属性的基础化工/石化/钢铁却被减仓。其中有色金属配置占比和配置系数从21Q4的3.7%、1.1倍提升至22Q1的4.5%和1.3倍,均处于历史95%分位以上,有色中主要加仓的是工业金属和贵金属;煤炭配置占比和配置系数从21Q4的0.2%、0.14倍提升至22Q1的0.9%和0.42倍,均处于历史75%分位以上。 地产产业链条(地产、银行、建筑、建材)加仓幅度有限,仅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而证券和保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仓,几乎处于历史最低点:地产、银行、建筑和建材的配置占比从21Q4的1.9%、2.9%、0.6%和1.18%提升至22Q1的2.6%、4.0%、0.8%和1.23%;而配置系数从21Q4的0.82倍、0.34倍、0.29倍、0.85倍小幅提升至22Q1的0.94倍、0.4倍、0.34倍、0.89倍。 消费于底部开始缓慢加仓:1)特别是提前埋伏困境反转链条的养殖业、航空机场,以及和宏观经济关联度低的医疗美容、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这几个行业的配置占比分别从21Q4的0.4%、0.6%、0.2%、6.1%、0.9%加仓至22Q1的1.2%、0.7%、0.3%、6.4%、1.2%,配置系数从21Q4的0.6倍、0.89倍、1.64倍、4.03倍、0.81倍上升到22Q1的1.5倍、1.05倍、3.18倍、4.22倍、1.07倍,其中以养殖业加仓幅度最为显著,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下半年基本面迎来拐点的确定性最高。2)白酒持仓占比10.6%,配置系数1.8倍,基本上环比没有明显增减,处于历史中位数的状态。3)其余的消费板块(如家电、纺服、轻工、零售)几乎没有明显持仓变化,大多处于历史20%-30%分位;4)而汽车各细分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仓。 持续减仓港股:配置占比从21Q4的7.3%进一步回落至22Q1的7.0%,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其中港股通公司中配置占比提升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社会服务(+5.8%)、通信(+2.6%)、石油石化(2.2%)、房地产(+2.1%)和煤炭(+1.7%)。 行业配置系数和估值百分位的综合打分情况: 高配置 & 高估值(配置系数>70%分位 & 估值>50%分位):航空机场、光伏设备、饲料、非白酒、酒店餐饮、医疗美容、其他电子。 高配置 & 低估值(配置系数>70%分位 & 估值<30%分位):环保设备Ⅱ、炼化及贸易、化学纤维、化学原料、工业金属、小金属、贸易Ⅱ、航运港口、造纸、摩托车及其他、军工电子Ⅱ、半导体、城商行Ⅱ、农商行Ⅱ 。 低配置 & 低估值(配置系数<30%分位 & 估值<10%分位):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计算机设备、出版、股份制银行Ⅱ 、保险Ⅱ、照明设备Ⅱ、其他家电Ⅱ 、环境治理、水泥。 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 大势研判&政策研究 攻守兼备,高分红在当下的独特魅力 已“浴火”,待“重生”——2022年春季A股投资策略概要 各大部委跟进金融委会议,券商迎“降准”——申万宏源策略结算备付金比例下调点评 遍历地方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寻找稳增长发力点 ——申万宏源策略地方政府两会专题报告 与短期市场生物钟一致,思考三个中期问题 行业比较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21Q4A股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基本面尚未出清,关注韧性需求——2022年春季行业比较投资策略 【十四五系列】零售社服“供给侧”发力,打造现代消费新风尚——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二期(零售社服) 【十四五系列】交通强国离不开数字化、立体化建设——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一期(交运) 行业ETF是“越跌越买”吗? 复盘:人民币四次贬值期间的A股市场表现 资产配置 中美利差收窄,市场影响几何? 美元流动性紧张对港股的压制何时消退? 70年代Great Stagflation资产价格再回顾? 俄乌局势与加息考验下,美股是否跌出性价比? 加息预期快速发酵下全球资金流动有何变化? 主题研究 见微知著——策略龙头复利回报体系构建 方兴未艾:全面梳理A股ESG指数、基金 【经典重温】ESG:评级结果拆解+股票池构建 【经典重温】十大A股ESG评级机构:什么背景?有何特色? 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欲了解具体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2年4月25日的报告《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 ——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总量视角:22Q1在海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上证和创业板指数自年初以来(截止4/22)分别下跌了15%和31%,各类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净值下跌幅度中位数在20%-25%之间,跌幅逼近2011年和2018整年跌幅。公募基金整体仓位在连续3个季度上行后首次回落,但是降仓幅度有限(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整体仓位分别回落至88.5%、84.8%和68.7%,降幅仅为0.1、1.7、2.2个百分点)。 22Q1公募基金增量资金有限:1)“无主线”+“大波动”的市场行情使得基金赚钱效应减弱,主动基金市场发行降至冰点:22Q1新基金发行955亿份,相比21Q4(1505亿份)继续回落。2)封闭式基金22Q1到期大量赎回,今年4-7月将再度迎来封闭式基金打开的小高峰:22Q1共有56只封闭基金到期,基金份额从21Q4的1930万份下降到22Q1的1430万份,总体份额减少500万份,份额变动幅度的中位数高达-32%。后续来看,4-7月封闭式基金将再迎来一个打开小高峰,该部分基金股票投资规模合计近1110亿元。 A股和港股一季度以来市场大幅调整,也带动了公募基金持仓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且从历史经验来看向低估值迁移仍有空间: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重仓股PE(TTM)小于0和50倍以上金额占比从21Q4的57.4%下降至22Q1的38.5%;PB(LF)5倍以上金额占比从21Q4的76.0%下降至22Q1的63.8%。这两个指标均未触碰到历史最低值,约处于历史中间水平。 板块配置:基金内部的风格和行业持仓的变动显著落后于整体市场,可见公募并非本轮A股调整的主力资金。 加仓双创、减仓主板:主板的配置系数从21Q4的0.87小幅回落至22Q1的0.86,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配置系数从21Q4的1.70和1.63分别上升至22Q1的1.74和1.90。其中成长性行业主要加仓的是电力设备、军工和半导体,持仓占比分别为18.4%、3.6%和7%,配置系数分别为2.26、1.44和2.75倍;而这三个行业年初至4月22日的跌幅均超过30%,在所有行业中处于垫底状态。同时电力设备持仓创自2010年以来新高,且又要逼近所有行业历史上的配置天花板临界点(20%)。 上游周期的低估值板块并非全部被加仓,而是有所分化:大幅加仓有色金属和煤炭,而同样有低估值属性的基础化工/石化/钢铁却被减仓。其中有色金属配置占比和配置系数从21Q4的3.7%、1.1倍提升至22Q1的4.5%和1.3倍,均处于历史95%分位以上,有色中主要加仓的是工业金属和贵金属;煤炭配置占比和配置系数从21Q4的0.2%、0.14倍提升至22Q1的0.9%和0.42倍,均处于历史75%分位以上。 地产产业链条(地产、银行、建筑、建材)加仓幅度有限,仅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而证券和保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仓,几乎处于历史最低点:地产、银行、建筑和建材的配置占比从21Q4的1.9%、2.9%、0.6%和1.18%提升至22Q1的2.6%、4.0%、0.8%和1.23%;而配置系数从21Q4的0.82倍、0.34倍、0.29倍、0.85倍小幅提升至22Q1的0.94倍、0.4倍、0.34倍、0.89倍。 消费于底部开始缓慢加仓:1)特别是提前埋伏困境反转链条的养殖业、航空机场,以及和宏观经济关联度低的医疗美容、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这几个行业的配置占比分别从21Q4的0.4%、0.6%、0.2%、6.1%、0.9%加仓至22Q1的1.2%、0.7%、0.3%、6.4%、1.2%,配置系数从21Q4的0.6倍、0.89倍、1.64倍、4.03倍、0.81倍上升到22Q1的1.5倍、1.05倍、3.18倍、4.22倍、1.07倍,其中以养殖业加仓幅度最为显著,这主要得益于该行业下半年基本面迎来拐点的确定性最高。2)白酒持仓占比10.6%,配置系数1.8倍,基本上环比没有明显增减,处于历史中位数的状态。3)其余的消费板块(如家电、纺服、轻工、零售)几乎没有明显持仓变化,大多处于历史20%-30%分位;4)而汽车各细分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仓。 持续减仓港股:配置占比从21Q4的7.3%进一步回落至22Q1的7.0%,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其中港股通公司中配置占比提升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社会服务(+5.8%)、通信(+2.6%)、石油石化(2.2%)、房地产(+2.1%)和煤炭(+1.7%)。 行业配置系数和估值百分位的综合打分情况: 高配置 & 高估值(配置系数>70%分位 & 估值>50%分位):航空机场、光伏设备、饲料、非白酒、酒店餐饮、医疗美容、其他电子。 高配置 & 低估值(配置系数>70%分位 & 估值<30%分位):环保设备Ⅱ、炼化及贸易、化学纤维、化学原料、工业金属、小金属、贸易Ⅱ、航运港口、造纸、摩托车及其他、军工电子Ⅱ、半导体、城商行Ⅱ、农商行Ⅱ 。 低配置 & 低估值(配置系数<30%分位 & 估值<10%分位):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计算机设备、出版、股份制银行Ⅱ 、保险Ⅱ、照明设备Ⅱ、其他家电Ⅱ 、环境治理、水泥。 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 大势研判&政策研究 攻守兼备,高分红在当下的独特魅力 已“浴火”,待“重生”——2022年春季A股投资策略概要 各大部委跟进金融委会议,券商迎“降准”——申万宏源策略结算备付金比例下调点评 遍历地方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寻找稳增长发力点 ——申万宏源策略地方政府两会专题报告 与短期市场生物钟一致,思考三个中期问题 行业比较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21Q4A股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基本面尚未出清,关注韧性需求——2022年春季行业比较投资策略 【十四五系列】零售社服“供给侧”发力,打造现代消费新风尚——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二期(零售社服) 【十四五系列】交通强国离不开数字化、立体化建设——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一期(交运) 行业ETF是“越跌越买”吗? 复盘:人民币四次贬值期间的A股市场表现 资产配置 中美利差收窄,市场影响几何? 美元流动性紧张对港股的压制何时消退? 70年代Great Stagflation资产价格再回顾? 俄乌局势与加息考验下,美股是否跌出性价比? 加息预期快速发酵下全球资金流动有何变化? 主题研究 见微知著——策略龙头复利回报体系构建 方兴未艾:全面梳理A股ESG指数、基金 【经典重温】ESG:评级结果拆解+股票池构建 【经典重温】十大A股ESG评级机构:什么背景?有何特色? 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欲了解具体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