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后各细分板块估值位置(方正策略)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大跌后各细分板块估值位置(方正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4月21日发布的报告《大跌后各细分板块估值位置》。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分析师: 燕翔, S1220521120004; 许茹纯,S1220522010006; 朱成成,S1220522010005; 联系人:金晗。 核心结论 4月21日,A股主要市场指数普遍延续昨日跌势,呈现单边下行的走势。具体来看,主要指数无一上涨,上证指数收跌2.26%,深证成指跌2.70%,创业板指跌2.17%,沪深300跌1.84%,中证500跌3.31%,中证1000和国证2000分别大幅下跌4.06%和4.28%。行业指数层面,申万一级行业全部收跌,基础化工、钢铁、农林牧渔行业跌幅靠前。个股方面,仅有329家公司上涨,超过4400家公司下跌,其中127家公司跌停。A股成交8568亿元,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9.1亿元。 市场估值跌到什么位置了?我们对此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1)主要宽基指数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来看,当前估值多数已经降至历史较低位置。目前主要指数没有估值明显偏高的,仅有创业板指的市净率稍高于历史中枢水平(分位数为59%)。 2)具体来看,科创50指数(2019年底发布)点位已跌破基点,指数市盈率、市净率纷纷创下历史新低。中证500指数在周期股强劲的盈利增长下,指数估值也普遍降至极低水平。以中证1000、国证2000为代表的小盘股和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港股指数,估值指标也处在历史低位。 3)分板块来看,金融板块估值普遍处于明显偏低水平,房地产行业由于利润受损市盈率被动拉升,但其市净率也处于极低水平。科技板块的估值性价比开始显现。消费板块多数细分行业的估值处在适中位置。医药板块经过近一年大幅调整估值已经偏低。中游板块估值分化较大。周期板块正处于景气高点位置,目前的低估值与高风险相伴随。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疫情扩散可能影响经济等、产业政策变化。 报告正文 1 大跌后各细分板块估值位置 1.1 主要宽基指数 在我们统计的10个主要宽基指数中,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来看,当前指数多数具有较好的估值性价比。目前没有指数估值明显偏高(明显偏高定义为2010年至今估值分位数大于85%,下同)。仅有创业板指的市净率稍高于历史中枢水平(分位数大于50%)。 具体来看,科创50指数发布于2019年底,当前指数点位已跌破发布日的基点水平,指数市盈率、市净率纷纷创下历史新低。中证500指数由于材料行业权重占比接近20%,在周期股强劲的盈利增长下,指数估值也普遍降至极低水平。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以中证1000、国证20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股和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港股指数,估值指标也处在历史低位。 1.2 金融板块 金融板块估值普遍处于明显偏低水平,房地产行业由于利润受损市盈率被动拉升,对于这类利润大幅波动的行业,分析市净率指标更具参考价值。可以看到金融板块主要细分行业估值普遍极低。 1.3 科技板块 在我们统计的18个科技板块细分行业中,从市盈率来看有11个行业估值明显偏低;从市净率来看同样有11个行业估值明显偏低。当前科技板块的估值性价比开始显现。 1.4 消费板块 消费板块多数细分行业的估值处在适中位置。白酒、啤酒、乳制品、调味发酵品、美容护理等细分行业的各个维度的估值仍然高于历史中枢。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收入、利润双双受损,估值被动拉升。白色家电、纺织服饰、包装印刷、造纸等细分行业的估值已经开始接近明显偏低水平。 1.5 医药板块 医药板块经历过去一年多的持续调整,多数细分行业的估值已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除医院(医疗服务)、疫苗行业的估值稍显偏高外,医疗器械、化学制剂、血液制品、医药商业的估值均已进入明显偏低位置。 1.6 中游板块 中游板块估值分化较大,多数行业目前估值已经合理。光伏设备、锂电池、 水力发电等细分行业估值仍然高于历史中枢水平。航空运输、机场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利润受损严重市盈率被动拉升。乘用车、火电等行业受供应链紧张或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利润大幅受损,市盈率明显提升。此外,港口、航运、物流等顺周期行业去年利润大幅增长,估值目前处于低位。通用设备、工程机械、轨交设备、电网设备等设备制造业估值普遍不高。燃气、环保、摩托车等行业估值都开始具有吸引力。 1.7 周期板块 周期性行业目前正处于景气度高点位置,受过去两年海外货币政策大放水叠加俄乌冲突带来的供需失衡影响,商品价格迎来过去40年最大幅度的一轮上涨,周期性行业的利润明显提升,从估值来看,市盈率比市净率反映得更明显,钢铁、化工、水泥、有色金属等细分行业的市盈率接近历史极低水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周期股高景气时期的低估值往往与股价高风险相伴随。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4月21日发布的报告《大跌后各细分板块估值位置》。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分析师: 燕翔, S1220521120004; 许茹纯,S1220522010006; 朱成成,S1220522010005; 联系人:金晗。 核心结论 4月21日,A股主要市场指数普遍延续昨日跌势,呈现单边下行的走势。具体来看,主要指数无一上涨,上证指数收跌2.26%,深证成指跌2.70%,创业板指跌2.17%,沪深300跌1.84%,中证500跌3.31%,中证1000和国证2000分别大幅下跌4.06%和4.28%。行业指数层面,申万一级行业全部收跌,基础化工、钢铁、农林牧渔行业跌幅靠前。个股方面,仅有329家公司上涨,超过4400家公司下跌,其中127家公司跌停。A股成交8568亿元,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9.1亿元。 市场估值跌到什么位置了?我们对此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1)主要宽基指数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来看,当前估值多数已经降至历史较低位置。目前主要指数没有估值明显偏高的,仅有创业板指的市净率稍高于历史中枢水平(分位数为59%)。 2)具体来看,科创50指数(2019年底发布)点位已跌破基点,指数市盈率、市净率纷纷创下历史新低。中证500指数在周期股强劲的盈利增长下,指数估值也普遍降至极低水平。以中证1000、国证2000为代表的小盘股和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港股指数,估值指标也处在历史低位。 3)分板块来看,金融板块估值普遍处于明显偏低水平,房地产行业由于利润受损市盈率被动拉升,但其市净率也处于极低水平。科技板块的估值性价比开始显现。消费板块多数细分行业的估值处在适中位置。医药板块经过近一年大幅调整估值已经偏低。中游板块估值分化较大。周期板块正处于景气高点位置,目前的低估值与高风险相伴随。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疫情扩散可能影响经济等、产业政策变化。 报告正文 1 大跌后各细分板块估值位置 1.1 主要宽基指数 在我们统计的10个主要宽基指数中,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来看,当前指数多数具有较好的估值性价比。目前没有指数估值明显偏高(明显偏高定义为2010年至今估值分位数大于85%,下同)。仅有创业板指的市净率稍高于历史中枢水平(分位数大于50%)。 具体来看,科创50指数发布于2019年底,当前指数点位已跌破发布日的基点水平,指数市盈率、市净率纷纷创下历史新低。中证500指数由于材料行业权重占比接近20%,在周期股强劲的盈利增长下,指数估值也普遍降至极低水平。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以中证1000、国证20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股和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港股指数,估值指标也处在历史低位。 1.2 金融板块 金融板块估值普遍处于明显偏低水平,房地产行业由于利润受损市盈率被动拉升,对于这类利润大幅波动的行业,分析市净率指标更具参考价值。可以看到金融板块主要细分行业估值普遍极低。 1.3 科技板块 在我们统计的18个科技板块细分行业中,从市盈率来看有11个行业估值明显偏低;从市净率来看同样有11个行业估值明显偏低。当前科技板块的估值性价比开始显现。 1.4 消费板块 消费板块多数细分行业的估值处在适中位置。白酒、啤酒、乳制品、调味发酵品、美容护理等细分行业的各个维度的估值仍然高于历史中枢。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收入、利润双双受损,估值被动拉升。白色家电、纺织服饰、包装印刷、造纸等细分行业的估值已经开始接近明显偏低水平。 1.5 医药板块 医药板块经历过去一年多的持续调整,多数细分行业的估值已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除医院(医疗服务)、疫苗行业的估值稍显偏高外,医疗器械、化学制剂、血液制品、医药商业的估值均已进入明显偏低位置。 1.6 中游板块 中游板块估值分化较大,多数行业目前估值已经合理。光伏设备、锂电池、 水力发电等细分行业估值仍然高于历史中枢水平。航空运输、机场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利润受损严重市盈率被动拉升。乘用车、火电等行业受供应链紧张或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利润大幅受损,市盈率明显提升。此外,港口、航运、物流等顺周期行业去年利润大幅增长,估值目前处于低位。通用设备、工程机械、轨交设备、电网设备等设备制造业估值普遍不高。燃气、环保、摩托车等行业估值都开始具有吸引力。 1.7 周期板块 周期性行业目前正处于景气度高点位置,受过去两年海外货币政策大放水叠加俄乌冲突带来的供需失衡影响,商品价格迎来过去40年最大幅度的一轮上涨,周期性行业的利润明显提升,从估值来看,市盈率比市净率反映得更明显,钢铁、化工、水泥、有色金属等细分行业的市盈率接近历史极低水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周期股高景气时期的低估值往往与股价高风险相伴随。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