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系列(4):A股风格轮动,规律认知与策略实践-210703

《开源证券-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系列(4):A股风格轮动,规律认知与策略实践-21070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系列(4):A股风格轮动,规律认知与策略实践-210703(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关于市场风格的研究一直是投资者聚焦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市场风格轮动脚步加快,如2017年的大小盘风格切换,2018年的白马龙头强势,2019~2020年的核心资产上涨,以及2021年春节后抱团股的下跌。 每一次市场风格的切换都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关注,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投资机会。 本篇报告,希望探究市场风格的变化规律,理解风格轮动的形成机制,把握风格轮动的投资机会。 风格规律的认知因子视角:对比A股与美股近20年SMB和HML因子表现,借鉴美股经验可以发现:大盘小盘轮动特征不明显,而成长价值风格轮动是主旋律。 市场视角:使用国证风格指数计算成长价值相对收益,A股自2006年以来共出现过6次成长价值的风格切换,每次风格持续2-4年不等。 通过频谱分析估算A股市场的一轮成长价值周期约为5.1年~7.7年之间。 当市场出现较强刺激时,沪深300的风格弹性要强于中证500。 风格的形成机制风格本质上是市场中不同类型股票的涨跌分化现象,而资产价格的涨跌都可以由供需关系理解,即资金的流入与流出。 对于存量资金而言,核心是观察投资行为的变化,当投资者出现相同共识时,存量资金形成抽水效应,资金定向流动会加速资产价格分化。 对于增量资金而言,核心是观察配置风险资产的需求,当市场上涨刺激配置需求,推升风险偏好,风险资产价格上涨,形成正向风格强化。 当风格从理性的投资决策变成投资信仰,风格分化的因脱离基本面的支撑而难以持续,风格过度分化势必将会反向收敛,形成风格周期轮动的现象。 宏观与微观视角下的风格特征宏观风格归因:选用流动性、贴现率、企业盈利三个指标分析其对风格的影响。 在2016.7-2018.12的价值周期内,企业盈利、流动性是主导风格的核心因素;而在2019年至今的成长周期内,流动性、贴现率是主导风格的核心因素。 微观风格规律:行业的风格贡献是市场风格的核心驱动力。 具体从行业的风格贡献看,2019年之前较弱,而在2019年之后,成长超额显著走强,价值超额走弱,两者之间出现了较强的背离。 从选股的风格贡献,成长超额与市场风格具有显著关联,价值超额在2019年之前有显著的选股收益,而2019年之后选股收益不再显著。 开源风格轮动策略在PB-ROE的框架下计算行业的成长、价值分类,以行业轮动信号为基础,构建风格轮动判断。 自2015年以来,利用国证风格指数进行风格轮动,组合的多空年化收益15.6%,信息比率1.22,月度胜率为64.9%,盈亏比1.34。 风险提示: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测试,市场未来可能发生重大改变。